找到相关内容273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道德的普遍意义

    人天善淑世善民  五戒十善是得人天善果的基础,也是三乘之基础。六道众生,生死轮回。六道者,天、人、阿修罗、畜生、饿鬼、地狱。后三为三恶道,有苦无乐,天道乐多苦少,修罗多嗔恚,人道苦多乐少,思求出,故六道中适于...离诸妄言、恶口、两舌、绮语,而得正语;  四、正业,梵行清净,不染三毒,谓之正业;  五、正命,赖以生活的生计,即以正当职业谋取生活;  六、正精进,求出,趋涅槃,不懈不退,努力前进;  七、正念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94446524.html
  • 十二因缘概说

    ,称为“道谛”。这灭谛及道谛,与前面曾说过的苦谛及集谛,便是佛所开示的四圣谛。   在图的左上方佛指的方向,我们可以看到有两段偈文。偈文是内容是:   汝当求出 于此法律中   于佛教勤修 常为不放逸   降伏生死军 能竭烦恼海   如象摧草舍 当尽苦边际   在某些版本的生死之轮图中,偈文被画在图的下方,这是不正确的画法。   偈文的首两句,即“汝当求出,于此法律中”,教导我们要看清六道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321156781.html
  • 评介《菩提道次第论》

    修学佛法的机会,更不能出生死,成大菩提。又对现世五欲尘境贪求不息,不知怖畏三恶趣的痛苦。厌离三界勤求出,所以应先修下士道法,思维人身无常,发起怖畏恶趣之心,由怖畏故,至诚皈依三宝,深信黑白业果的道理...,所以父母也是无量,他们现在被无明惑业所缚流转生死。现今自求出三界,置父母而不顾,这样作对一个理智的人是太不应当的了。譬如母子同遭患难,己独选出,不顾母父,这样的人在世间上是极不孝的人,连畜生也不如...

    弘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80467229.html
  • 破解生命续编

    28  第三节 为免大苦 誓求出 41  第四节 为救母亲 坚发菩提 42  第五节 如何成就 48  一、清净正见 48  二、具体修法 70  第六节 最后的总结 91  序  信手翻开《破解生命...还投生,下生再做人也不错,生死无常有什么可怕呢?有此想法是因为不了解轮回,不知道只要轮回不休,就无法摆脱长劫可怕的痛苦。  现在分析一下轮回到底是快乐多还是痛苦多。  要知道,不求出,就会在六道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44143006.html
  • 杂 因 诵(2)

    ”?求出也。苦从何来?从求不得而来。若无求,即无苦也!  “观于苦受,作剑刺想”作被剑所刺的观想,重点不在于想有多痛,而在于快想办法将剑拔出,而求出也。一般人在苦的当下,很容易产生怨天尤人之心;而...当下,反容易起道心也。故道心,乃从苦而求出。至于如何出呢?不外乎苦集灭道所说,当从苦果而去追究原因,且原因要向内找,而非外寻。待确认原因后,才能对治而消除苦也。  至于“观不苦不乐受,作无常灭想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31462173.html
  • 行策大师净土警语精华讲记

    险恶,早求出六道,舍秽取净,毋惊虚名,毋执空见,毋爱高帽禅和口头三昧惑乱,毋求旦夕速效,动诸魔事,恒以念佛为正行,勉修众善为助行,净念相继,愿行相资,自然千稳百当。 这段开示,非常重要,同伦即同修,每...。被人拉跑,到临终时又能回头念佛,实有莫大的善根福德。今天达拉斯同修为其助念者甚多,法缘殊胜。人生极为短暂,一定要早求出,舍秽取净。 念佛不能往生的障碍,第一是名,名利是假的。我平常劝勉初阶同学,未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30276683.html
  • 《比丘尼传》所见蜀地尼僧传记及其语言学价值

    举火而烧之。火舔到头顶时,让妹妹叫维那打磬。她对闻讯赶来告别的尼众们说:"各勤精进。生死可畏,当求出,慎勿流转。"--她一生中舍身供养共达27次,而这次终于证得了初果。善妙烧身的时间,当地老百姓或云是...求出,慎勿流转。我舍此身供养,已二十七反(宋、元、明三藏本,作"返"),止此一身,当得初果。"此"反",指舍身供养的次数也。《辞源》无此义项。(页242·4)《汉语大词典》收有"往返"义(册二,页...

    张子开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70653532.html
  • 西夏文《六祖坛经》残页译释

    一  艺能行者令八个月余时踏碓。第五大师一日唤弟子  皆来,令集聚,曰:世人死生者大事,汝等弟子是终日供  养,唯求福田,不求出死生苦海也。汝等性迷,何  福能救?汝等去房,以般若智慧各自作一偈……...误),五祖曰:吾向与(汝)说,世人生死事  大,汝等门人,终日供养,只求福田,不求出生死苦  海。汝等自姓(性若)迷,福门(按:门,疑为“田”字之  误)何可救?汝(等)总且归房自看,有智惠者,自取...

    史金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1966666.html
  • 苦观

    还蒙在鼓里,沉浸在眼前的快乐气氛中,寻欢作乐,醉生梦死,不知道马上就要大祸临头,根本想不到要赶快逃离。这是六道里安乐的真实写照。所以,当我们真正了解透彻六道的真实情况,自动自发就会生起求出的心。 二...转眼又得回老家受苦受难。所以,我们修行决定不求来生得人天福报,而要一心求出轮回。思惟轮回之苦,我们理当发自内心放下今生尘世的一切琐事,否则,即使表面上有修行的样子,也不可能真正踏上正法之路。 阿底峡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01575452.html
  • 空性的体悟

      常念无常,精进求出   学佛精进的人常会念及生命的短幻,因为我们从不知道未来将如何,或何时我们会过去。禅观死亡的种种及它何时将到来,会让我们学习并了解生命的无常,进而生起出离心,并减少...去操心刚搬的旧房子。   同样的,了解生命的短暂和无常,可以让我们投入更多的精神去修行,这是一件比耽于物质享乐更有意义的工作,因为财富一件都带不走的大限,随时会到!那时我们连自己的一缕头发都带不走...

    堪布卡塔仁波切

    |空性|自性|般若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3/220927429.html